从抖音、小红书、公众号推流机制分析,为什么推荐现在做公众号。


一:

之前写的一篇文章讲了公众号的推流机制改动。这个是绝对利好公众号大环境的。
和之前公众号的推流机制相比,系统推流变成了看一看,读者刷到的更多的是系统给推送的文章阅读,而不是我们关注的公众号。
我们刷到的大多数文章,都是我们之前从未关注的公号。
这就导致了,之前在做公众号的创作者,受到了严重影响。

一方面:
自己账号明明有几万,几十万粉。
自己写的文章,阅读惨淡。
因为你的粉丝,如果近期没有阅读过你的文章。那么在用户那里,是需要在公众号列表搜索你的名称,才能看到你的文章。
这就导致除了你之前培养的铁粉,其他的粉丝很难在推荐页刷到你。
就比如我自己关注了240多个公众号。
能刷到关注的账号文章不到20个。

另一方面:
推流算法的更改,文章被非粉丝刷到的概率变高了。
在用户眼里,他不清楚他刷到的这个文章内容质量好坏。
能促使他点击文章的,只有标题、封面。
而之前写公众号的,并不在意标题怎么写,有的就写几个字。
因为你的粉丝知道,你写的文章质量如何。

在推流算法更改后,流量阅读大幅度缩减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现在的这套推流机制,就是逼着你去做“标题党”。
我说这话,不是在讽刺,而是希望那些公众号老创作者主动求变,在标题上多下点功夫。
现在整个市面上是缺乏好内容的(缺的是看一看的好内容),优质的内容+标题党,是爆款内容的关键

看到这你是不是认为,这不是和今日头条一样吗。
现在内容通过标题党去吸引人,这不是劣币驱逐良币吗。
大家都做标题党了,谁还研究怎么做内容啊?
还真不是,这个就和今天的主题,去中心化的推流有关了。

二:

因为公众号的这套推流机制,不论是小红书以及现在的抖音。它们都在使用。
用4个字概括就是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这个概念,我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提出来的。
我们都知道,抖音这个平台之前是加强中心化的。

前几年有很多账号只要稍微有一点火了。
然后抖音系统那边就会使劲的给他推流。
就像前几年那些现象级IP并不是他视频质量有多好。
只是单纯的是平台需要头部。

需要头部这一点我们也很好理解。
前期平台还在处于发展期,市场份额还没有抢占完毕前,它这个时候需要有一个宣传突破点。

而打造头部账号这个宣传点,无疑是一个特别好的噱头。
比如:
第一个突破千万粉丝的账号。
第一个突破2000万粉丝的账号。

第一个突破3000万粉丝的账号。

第一个突破4000万粉丝粉丝的账号。

第一个突破一亿粉丝。
任意一个噱头都能够带来很强的外站流量。
同理那些抖音现象级IP也是一样。
当出现现象级IP之后,有很多账号为了蹭这个IP的流量。
会自主的去站外分发这个现象级IP的视频或直播片段。
通过这种方法来给抖音导流。
我们可以理解为:打造头部的就是为了给平台做推广。
到这一步就熟悉了吧

为什么前段时间,小红书一直给某明星推流。
它的目的就是为了打造头部,希望通过这个明星的舆论新闻+粉丝自发在其他平台的宣传行为。
为小红书平台带来站外流量。

如果大家前段时间玩小红书你会发现,你刷到的十个笔记,有两个和明星有关。
不管你是拉黑,还是点不喜欢。毫无用处。 
系统还是会持续给你推送和她有关的内容。

但是,小红书糊涂啊。
选择做这次营销事件的人也是糊涂。
1.不考虑历史进程
现在不是短视频爆发初期,不是18年19年。
有个明星玩短视频,就让大家自发的想要关注他。
就像你现在去做抖音,
你拿18年比较火的对口型唱歌拍视频。
你发一千个视频,一万个视频也火不了。

2.不考虑用户心智
用户是在成长的,这就像是一个骗局套路。
一个陌生美女突然加了你的微信,聊了两天你发现她善解人意,漂亮孝顺。
没过两天她和你说,姥爷是茶农,现在茶叶不好卖,她又特别心疼姥爷。
想便宜卖给你一些茶叶,帮姥爷减轻负担。
你一心软买了三千块钱的劣质茶叶。。。 
这卖茶女的套路,要是在十年前,加10个人有一半会被你骗得一愣一愣的。
毕竟大家还是纯情男人,还没被套路给洗礼。
现在要是再有个陌生美女加你,估计她还没开始说茶呢,你把她后面要做的事都给她提前预判了。

小红书想要强行打造头部,那是人家抖音玩剩下的。
用户都已经被这个套路洗疲了,还在这样乱搞。
几年前抖音已经有了教训(于文亮)。
小红书还不记打。

为什么平台想要打造现象级IP的营销,不能再做?

拿抖音来说:
前两年抖音也强推过一个IP。
就是上面说的:于文亮。
莫名其妙的火了起来,那几天全是和他有关的内容。

结果大家都知道火了一段时间。
突然之间就销声匿迹了。
这里面有两个原因。
第一点:
抖音很难再去做增长。
因为它的体量已经很庞大了。
只要是喜欢刷短视频的人,基本上都下过抖音。
所以增长乏力这是一个关键点。

第二点:
是用户受够了平台的这种玩弄。  
头部的打造。
就是平台操控着它的推流机制。
对平台的用户强行洗脑。 
不管你喜不喜欢这个人,
不管你刷到这个人之后,
有没有点不喜欢,讨厌甚至拉黑这个人。
在平台那边基本没用。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印象,前几年你哪怕极度讨厌一个网红,当抖音准备打造一个现象级IP的时候。
你再怎么拉黑都没用,你还是会刷到很多很多他的视频。
就是抖音系统在给我们强行洗脑。
在给我们强行“喂屎”。

用户的行为在平台那边是属于一丝不挂的。
平台也能够收到大量用户的负面反馈。
是特别讨厌这种强行打造,头部强行篡改他们喜好的推流机制。
有了太多的负反馈,在抖音内部可能就起了一些作用。不再强制去做这种事,因为弊大于利。
(我猜想,后期抖音每次打造现象级IP的时段,抖音的用户很多都会把抖音卸载。  平台应该也有这方面的数据反馈,所以近两年不再这样做)
(当时我记得还有人猜测是 平台发现创作者减少,想打造个普通人设IP,吸引大家去抖音创作,去抖音赚钱。不知道有没有这个可能)

三.

再从平台创作者角度去思考延伸。
一个平台没有了外部流量增长。
那它的流量池子已经被禁锢了,就这么大。
甚至这个流量池子还会越来越小,越来越小,越来越缩减。
如果还强行把池子里面的流量,灌输给小部分的头部账号。
那么只会打压、削减中小创作者玩家应该获取的流量。

中小创作者玩家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流量,
就会减少创作,甚至不再创作新的内容。

而我们都知道一个平台发展的大小,发展的好坏。
本质上是和这个平台新增的优质内容是有着绝对关系的。

在这种情况下,加强中心化的流量推送机制,已经不再适合现有的市场。
这个时候就要往相反的路径去走。
去中心化。

这个时候问题又来了。
如果推流机制更改,开始去中心化。
那么就代表之前给的那些头部博主、大博主的一些流量。
需要逐渐的减少。。
(因为这些流量本身就不属于他们的,只是平台需要你而已)

把这些流量分发给那些小博主。
腰部博主以及一些新博主。
(这个就和现在的公众号推流机制很像,就像我这个新号,才做几天也有机会做到单篇文章破万阅读)

从结果上我们能够看到。
为什么很多千万粉丝的网红少更、停更。
就是因为他们现在去更新同样的内容,甚至更新比之前更好的内容。
而平台给他们的数据反馈要比之前少了很多很多。
数据的减少就代表收益的减少。
落差感自然而然的就产生了。
他们自然也就没有了再去创作的动力。

四.

那我们再站在平台的角度去分析。
去中心化的好处是什么?
平台它第一要务就是活着、活得更好。
而能够让它活着、活着更好的。
关键是在于新优质内容的产生。
所有平台都是信奉内容为王,因为这是让它们活下去的关键。

新优质内容的产生,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平台庞大的中小创作者群体。
那这个时候中小创作者群体,获得了比以往更大的流量。
他们的创作激情。自然而然的就被点燃。
自然有利于让他们创作出更多好的内容。

如果用冷酷一点的视角来看。
去中心化的机制。
对于创作者而言,后期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儿。    
但对于平台而言,绝对是大大的利好。

因为流量始终是属于平台的。
去中心化的推流。
导致了一个创作者在后期你的创作质量,创作速度不能够进行优化迭代。那么你就会被平台抛弃。
平台会把赐予你的流量转手赐予赶超你的新人博主。
流量的分配机制:
就是平台给内容创作者的牛马饲料。
你不干活就不喂你饲料。
你要是一直不干,那就卸磨杀驴。

我做了很久的小红书,也在做公众号。
小红书的去中心化很明显,很多十多万几十万粉丝的博主。
笔记点赞很多甚至不到500.

小红书其实只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不乱搞。
接下来它肯定还会有一波增长的机会。
当然,公众号也是。
原因就在于:内容创作者的灵感已经到了“天花板”。
未来的平台的突破口,不在于继续压榨创作者,他们也已经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是在于科技的突破。 

这两年教大家做内容的博主,教的都是做跨界。
比如:
手术室医生+唱歌
美食博主+剧情
看似充满创意,其实是内容灵感已经达到天花板。
当这种跨界差异化的内容,不再具备差异化。
其实,现在已经有苗头显露了。
短视频刷起来越来越无聊。 差不多的套路模板。 很难让人眼前一亮。

之前喜欢看图文,看文章的用户群体,还是会脱离短视频,找到他喜好的摄取信息方式。
其实,这是所有创作者以及平台都会有的困境。
解决方法也有,那就是科技的突破:元宇宙的普及。
(真的,我只是个小小做内容的创作者,我甚至到现在都不知道元宇宙是什么。我就把它当做网游小说讲的游戏头盔。   但是我就无比笃定的认为,未来元宇宙一定的会大爆发,它绝对是万万亿级别的大市场,不是元宇宙需要市场,而是市场需要元宇宙。上面讲的只是一个方面的原因,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 )
扯太远了 

继续,
那么我们现在去看抖音小红书公众号的发展。
他们都在执行的推流机制都是去中心化。
暂时通过我的视角看,这种流量机制是可行的。

之前我也说了。
图文和文字的受众用户在大盘上而言会逐渐的递增,短视频的用户会逐渐的递减。

而公众号的去中心化的推流机制。
绝对会大力的扶持新手创作者,哪怕你是一个零粉公众号,只要你的内容做的给力,系统照样给你大大的推流。

这样就会点燃现有创作者的创作激情。
以及影响那些还没开始在公众号创作的潜在创作者。    
这套推流机制会使得未来公众号优质的内容越来越多。

一个平台能不能活着,能不能活得更好。
重点就在于这个平台有多少新的优质内容。
那么我们能够可以预见的是。
未来的公众号,新的优质内容绝对会大批量地产出。

在做这个文章排版的时候,我有一个新思考。
之前的公众号优质内容是有很多的,但是之前的优质内容缺乏流动性。
对,就是流动性。
公众号不是没有好的内容,相反好的内容特别多。
但是之前的公众号推流机制,很难让好的内容突破圈层进行有效的传播。
如果想突破粉丝层面,那只能是粉丝去转发这个优质的内容。
让这个内容获取更大的流量。
但问题是,粉丝是喜欢这个内容的,可粉丝的朋友不一定喜欢这个内容啊。
信息的传播到了这里,就出现了明显的断层。
优秀的内容被埋没。
如果说之前的好内容的阅读标准是10万+,百万+。
那么在现在的这种推流下,很可能达到千万+阅读。
再大胆点,甚至破亿+阅读。

去中心化的本质是:
通过标题获取基础流量,再通过优质的内容获取读者点赞、喜欢、转发等数据。 
系统再根据读者反馈的数据,把内容推送到更大的流量池。然后再重复这个动作。。。

所以我想说,现在公众号的推流方法绝对不是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也不是标题党的天下。
而是让优质内容,获得更好的传播。
现在在我看来,明显还在发展的爆发的前期,它的第二春还没有焕发。

可能在未来的两三年内,迎来公众号的第二春。

所以能够刷到这篇内容的朋友。
如果你也准备去做内容创作,准备打造IP。
我现在强烈建议去做一个公众号去书写你的故事。
现在的公众号是缺乏优质内容的。
它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这个时候的公众号也是一个蓝海期。
抓紧时间布局。

那么我们再说,公众号未来有可能去有意的打造头部做营销吗?
我认为不太可能,有抖音和小红书的失败案例在前,这种失败的营销玩法,谁还会继续跟?
(但是打造小头部是有可能的,一方面是这套推流机制,在内容冲破圈层后。肯定会推送给新用户,但系统的后台数据推送不一定百分百精准,也有可能会推送给不喜欢爆款内容的人。另一方面平台的确需要样板来吸引新创作者入场,就像之前的咪蒙)

其次,公众号它不是18的年轻小伙,做事冲动毛躁。
它更像是40岁的成功人士,经历大风大浪。在做事上会更加稳健。

另外,
从我使用公众号的体感上来说。
我认为近期,使用公众号的用户应该是在逐渐增长的。
虽然现在看一看推送的内容,不少都是标题党。
但也的确刷到一些不错的内容。
我在公众号阅读,占用的时间也越来越多。
所以我有理由认为,大家和我一样,在公众号阅读的频率、时长都增加了不少。
那公众号的新用户只会增长的越来越快。

另一点在大盘上。
文字的受众用户也会逐渐的递增。
在国内阅读浏览文字。
无非就两个平台:
一:知乎。
二:公众号。

我也是一个。知乎老玩家,老的创作者。
在我看来知乎的问题有太多了。
他的优点肯定是在于问答式的内容
但他的缺点也很明显。
没有合适的变现方向。
导致知乎这个平台为了变现,做了很多让用户讨厌的动作。
我现在使用知乎的频率也很高,但是和之前相比已经下降不少。
影响我使用知乎最重要最关键的一个原因:
是知乎的开屏广告。

这个开屏广告时长真的是太长太长了,六七秒。
我开了VIP,也不能够把广告关掉。
好像必须要开SVIP才有权限去关闭开屏广告。
仅仅是这一条,就会让不少用户反感。
还不包括,首页强推送知乎小说、投放广告。
打开知乎,你要先看6秒钟的开屏广告,进入知乎后,系统再好心的在前四条内容,给你推送一个小说外加一个广告。
你认为这样的平台会有未来?
现在它们这么猖狂,无非是没有平替。
垄断性的平台,早晚会被取而代之。

“微信也在做和知乎一样的问答,也就是”问一问。 但是微信给的推送窗口太少了。或者说微信功能做得太多了。想要和知乎竞争还有些困难。“

声明:本文为原创,作者为 姜兆阳,转载时请保留本声明及附带文章链接:https://www.yicheng77.com/926.html